期刊简介

本刊2001年12月创刊。由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承办,是以基础与临床相结合为特点的分子心血管病专业学术期刊。自创刊以来,期刊质量不断提高,先后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资讯数据库等收录。2006年起被万方数据库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627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726/R

邮发代号: 80-53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学院
  • 国际刊号:1671-6272
  • 国内刊号:11-472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16年第4期文章
  • 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单个核细胞动员与MMP-9升高相关

    目的探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有无单个核细胞动员及机制.方法连续收集实施射频消融的持续性房颤和阵发性房颤患者共25例,采集射频消融术前及术后第1天外周血,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117+单个核细胞、CXCR4+单个核细胞、CD34+CD133+单个核细胞比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人生长调节致癌基因β/黑素瘤生长刺激因子(GR0β)、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

    作者:沈运丽;钱菊英;葛均波;陈义汉 刊期: 2016- 04

  • 调节性T细胞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在人类冠心病的研究中,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水平存在争议.实验证明FOXP3基因的去甲基化状态保证其基因能够稳定表达,是调节性T细胞发挥抑制性功能的基础.研究还发现了一项新的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方法,即基于调节性T细胞FOXP3基因特殊区域(TSDR)的去甲基化水平来反应调节性T细胞的水平.所以本研究旨在应用这种新的方法来评估冠心病患者调节性T细胞水平.方法和结果本研究纳入20位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

    作者:贾镭;王晓建;王继征;孙凯;惠汝太 刊期: 2016- 04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抗血小板作用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服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效果的差异.方法入选因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并接受负荷及维持剂量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患者,其中氯吡格雷组131例,替格瑞洛组58例.术后24-48小时应用Verifynow检测残余血小板反应单位(PRU),并随访.结果189例患者中,高残余血小板反应(RPRU≥230)者51例,占比26.98%.氯吡格雷组平均......

    作者:许晶晶;姚懿;唐晓芳;张佳慧;徐娜;马元良;吴元;张峻;陈珏 刊期: 2016- 04

  • 老年左室致密化不全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目的关于左室致密化不全(leftventricularnon-compaction,LVNC)的临床研究较少,本研究的旨在评估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前瞻性连续入选2008年至2014年在阜外医院经心脏核磁共振(cardiacmagneticresonance,CMR)确诊为LVNC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结果研究共入选32例患者(年龄65±5岁,男性占75%).心脏超声未确诊的有12例......

    作者:田涛;杨坤璂;崔锦钢;蔺亚晖;杨延坤;张禅那;肖嫣;李岳华;周宪梁 刊期: 2016- 04

  • 超声心动图引导经皮室间隔缺损封堵治疗术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引导经皮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的可行性.方法于2014-2至2014-10在我院检查并治疗的单纯VSD患者28例,平均年龄(9.5±3.1)岁,VSD大小(4.6+0.9)mm,单纯采用超声心动图引导经皮室间隔缺损封堵术.超声实时监测封堵全过程,评估封堵效果.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及一年超声随访,观察患者封堵效果.结果21例患者在经胸超声心动图引导下成功完成经皮VSD封堵术......

    作者:王剑鹏;李晓妮;孙妍;潘湘斌;田月;逄坤静 刊期: 2016- 04

  •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心肌保护的研究

    目的评价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ontrolledlowcentralvenouspressure)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OPCABG)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本院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100例,性别不限,ASA分级Ⅱ级或Ⅲ级,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或Ⅲ级,左室射血分数≥50%,冠脉造影显示三支病变.采用随......

    作者:梁蓓薇;梁东科;陈燕桦;涂杰;刘国锋;何芳;张炳东 刊期: 2016- 04

  • 新型口服抗凝药相关出血的研究进展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veloralanticoagulants,NOACs)包括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和直接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较传统抗凝药物(例如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低分子量肝素)更有效且安全.由于它们特殊的作用机制和特异性拮抗药物的匮乏,给临床医师在处理相关出血情况时造成了困难.本文将针对NOACs相关出血风险、监测及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处理等作一综述.......

    作者:徐娜 刊期: 2016- 04

  • DNA甲基化与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发生发展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表观遗传修饰是连接环境与遗传因素的桥梁.表观遗传包括DNA甲基化、基因组印记、染色质组蛋白修饰、RNA编辑等各种基因调控方式.近些年研究发现表观遗传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初步的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肥厚性心肌病和心律失常等相关候选基因表达和DNA甲基化修饰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如雌激素受体(ER......

    作者:韩忠丽 刊期: 2016- 04

  • 深低温停循环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的研究进展

    深低温停循环下行主动脉手术后所发生的急性肾损伤可增加心脏手术术后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由于各项研究所采用的诊断标准不一,应用深低温停循环技术的心脏手术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为11%~55%不等,且有1.2%~11%的患者需要肾脏替代治疗.既往临床研究表明,深低温停循环下心血管手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与多种围术期危险因素相关,可通过控制危险因素来降低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而目前,由于模型建立困难等原因,深......

    作者:杜英杰;王古岩;周荟 刊期: 2016- 04

  •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在心梗及缺血性适应中的作用

    心肌梗死(MI)的结果是心肌缺血坏死,纤维瘢痕形成和收缩功能受损.治疗心梗时通过激活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CXCR4轴,促进血管新生、转导心肌细胞促幸存信号、动员干细胞的再生潜力而产生保护作用.缺血性适应是一种内源性的保护策略,通过实施简短有效的缺血、再灌注方式达到保护器官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该综述总结SDF-1在心梗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缺血性适应的心脏保护中的作用.......

    作者:蒋钦;黄克力;张浩;胡盛寿 刊期: 2016- 04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