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2001年12月创刊。由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承办,是以基础与临床相结合为特点的分子心血管病专业学术期刊。自创刊以来,期刊质量不断提高,先后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资讯数据库等收录。2006年起被万方数据库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627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726/R
邮发代号: 80-53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学院
- 国际刊号:1671-6272
- 国内刊号:11-472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冠脉病变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冠脉造影明确诊断冠心病的非糖尿病患者290例,按照HbA1c水平以三分位法分为低水平组(115例,HbA1c≤5.6mmol/L),中水平组(91例,HbA1c:5.7-5.9mol/L),高水平组(84例,HbA1c≥6.0mmol/L).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使用Gensini评分.结果HbA1c高水平组Gen......
作者:鲁洁;黄晓红 刊期: 2012- 02
-
起搏器置入术后囊袋感染单中心病历资料分析
目的起搏器囊袋感染是起搏器置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以并发心内膜炎而危及生命.本研究针对囊袋感染的治疗及效果进行了总结.方法纳入2002年至2008年院内顺序收冶的52例起搏器囊袋感染患者.分析影响首次手术即发生囊袋感染的危险因素和囊袋感染首次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共入选起搏器囊袋感染患者52例,平均年龄60.6±17.2岁,男性31例.53.9%患者置入双腔起搏器,30.8%合并2型......
作者:王靖;陶燕;华伟;侯翠红;任晓庆;陈柯萍;楚建民;浦介麟;王方正;张澍 刊期: 2012- 02
-
MDCT诊断冠状静脉窦闭锁
目的提高对冠状静脉窦闭锁(CSOA)的认知,探讨多排螺旋CT(MDCT)对CSO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0月于我院经MDCT检查诊断为CSOA的10名患者,年龄2月~74岁,平均年龄41.8±7.3岁,男女比例为6∶4.结果经MDCT检查诊断为CSOA的10名患者中,6例冠状静脉异常回流至左心房,1例通过异常血管回流至右心房,3例异常回流至右心房及左心房.结论提高对......
作者:常宗平;蒋世良;禹纪红;吕滨;胡海波;金敬林;吴文辉;支爱华;李世国 刊期: 2012- 02
-
隐匿性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的外科治疗
目的明确隐匿性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的手术适应症,评价改良扩大室间隔肥厚心肌切除术(改良Morrow手术)治疗隐匿性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1年8月阜外医院心外科手术治疗的74例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病人资料,其中5例符合隐匿性肥厚梗阻性心肌病标准,其中男4例,女1例,平均年龄33(22~43)岁,静息和运动激发试验后左室流出道压差(LVOTGP)平均为29.4(13......
作者:孙宏涛;王水云;罗明尧;宋云虎;尹朝华;宋民;胡盛寿 刊期: 2012- 02
-
ACE基因I/D多态性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内行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患者,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情况与ACE基因I/D多态性的关系.方法所有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PCR方法测定ACE基因型.根据血管造影结果分为再狭窄组(病变狭窄≥50%)和无再狭窄组(病变狭窄<50%).采用SPSS18.0软件比较再狭窄组与无再狭窄组的临床基本特征、冠脉造影资料,以及与ACE基因型的关系.结果此次研究共纳入396名行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
作者:吕栋;贺兆发 刊期: 2012- 02
-
PPARγ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相关性研究概况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s,PPARs)属于核激素受体家族.PPARs包括3个亚型即α亚型δ亚型和γ亚型,PPARγ2亚型有两个常见多态:C1431T和Pro12Ala.研究证实在人类PPARγ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导致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多个危险因素,如2型糖尿病......
作者:郑萍 刊期: 2012- 02
-
端粒长度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端粒是真核细胞线性染色体末端一段特殊的DNA串联重复序列,在染色体稳定性和基因组完整性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又有细胞的“生命钟”之称.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端粒的长度在心血管常见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端粒长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的影响作一综述.......
作者:商青青 刊期: 2012- 02
-
肌肉特异基因C10orf71参与病理性心肌肥厚
目的转录因子MEF2通过调控肌肉特异表达基因在病理性心肌肥厚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直到目前,MEF2下游靶基因所知甚少.方法和结果我们使用自主研发的cardiosignalscan对人、小鼠和原鸡的全基因组核心启动子序列进行筛选,发现了111条启动子区含有MEF2保守结合位点的基因.整合EST表达序列数据库后,我们发现C3orf43和C10orf71是两条受MEF2调控同时在肌肉特异表达......
作者:王晓建;甄一松;王长鑫;王继征;苏明;俞莉萍;刘继斌;惠汝太 刊期: 2012- 02
-
HSF1对过氧化氢诱导心肌细胞坏死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热休克转录因子1(heatshocktranscriptionfactor1,HSF1)能否通过负性调控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mobilitygroupbox1,HMGB1)抑制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心肌细胞坏死,并探究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分别转染空病毒及HSF1病毒,转染48小时后采用H2O2(0.5mmol/L)干预,检测细胞坏死情况、HMGB1在细胞中的分布......
作者:虞莹;张培培;刘明;张磊;曹全;姜红;邹云增;葛均波 刊期: 2012- 02
-
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和MASSON染色评价心脏纤维的比较
目的比较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法和MASSON染色法在评价小鼠心脏纤维化中的异同.方法10周龄BALB/c雄性小鼠给予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5mg/kg/d)共14天,诱导小鼠心脏纤维化模型,取心脏标本制备石蜡切片,分别行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胶原纤维的沉积.结果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法和MASSON染色法都能清楚地显示出胶原纤维,且其定位是一致的.两种染色方法显示出的纤维化面积......
作者:沈蔷;陈莉;李昊;马晓伟;张幼怡 刊期: 2012- 02
动态资讯
- 1 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 2 人胚胎干细胞H9诱导分化收缩型平滑肌细胞的方法研究
- 3 新型闭式体外循环系统临床应用初探
- 4 血清链道酶Ⅰ活性可作为检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诱发短暂心肌缺血的敏感标志物
- 5 RNAi干扰大鼠VSMCs钟基因Per2对Dbp及AT1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 6 高浓度青-链霉素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
- 7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个早能够看见解决答案的心血管疾病?
- 8 一种新型介孔二氧化硅-硫化氢控释纳米微球的构建和评价
- 9 冠心病患者血浆PCSK9水平与低密度脂蛋白亚组分的相关性研究
- 10 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醛固酮和肾素浓度的参考区间及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价值
- 11 基于纳米技术的超微量蛋白免疫分析ERK的磷酸化
- 12 低水平甘油三酯增加脑出血患者全因死亡风险
- 13 MEF2A第11号外显子四个特殊变异位点的生物学活性研究
- 14 欣力胶囊抑制Ang-Ⅱ刺激引起的心肌细胞肥大
- 15 卡维地洛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左心功能及神经激素的影响
- 16 血浆内皮素-1预测支架植入术后无症状患者原发性冠状动脉病变的进展
- 17 组织蛋白酶S基因启动子区-25G/A多态不是中国人群中冠心病的预测因子
- 18 红细胞流变学特性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相关性分析
- 19 Alk3信号途径与心脏发育
- 20 糖尿病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