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2001年12月创刊。由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承办,是以基础与临床相结合为特点的分子心血管病专业学术期刊。自创刊以来,期刊质量不断提高,先后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资讯数据库等收录。2006年起被万方数据库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627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726/R

邮发代号: 80-53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学院
  • 国际刊号:1671-6272
  • 国内刊号:11-472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12年第1期文章
  • 丁酸钠和5-aza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丁酸钠(sodiumbutyrate)和DNA甲基化抑制剂5-aza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心肌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大鼠BMSCs,细胞分为4组:依次加入丁酸钠0mM,0.5mM,1.0mM,2.0mM.MTT和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丁酸钠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4周后利用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4组细胞的心肌细胞特异性蛋白的表达.从上述......

    作者:董亮;连锋;杨文钢;汪永义;薛松 刊期: 2012- 01

  • 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18115 18116insGCAGG突变导致肥厚型心肌病特点分析

    目的观察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中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MYBPC3)插入突变的特点.方法在100例HCM患者中对MYBPC3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内含子序列进行基因扫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目的片段,双脱氧末段终止法测序.对突变患者进行家系调查,分析其表型特点.结果在一先证者及其一个家系成员中发现一个位于外显子29的五核苷酸插入突变(18115_18116insGCAGG),序列分析......

    作者:王继征;邹玉宝;孙凯;王怡璐;王志民;高硕;周宪梁;惠汝太;宋雷 刊期: 2012- 01

  •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小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的小鼠模型,将野生型小鼠(C57BL/6)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生理盐水组(Vehicle),缺血再灌洼+参芎葡萄糖注射液预处理组(20mL/kg,SL),术前2小时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参芎葡萄糖注射......

    作者:李达文;龚惠;叶勇;路静;蒋国良;贾剑国;吴超能;张国平;邹云增 刊期: 2012- 01

  • 七氟烷预处理改善离体大鼠心脏的再灌注心律失常

    目的在Langendorff离体灌注模型研究七氟烷预处理对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心脏建立Langendorff灌注模型,随机分入以下三组:(1)对照组;(2)缺血再灌注组;(3)七氟烷预处理组(3%七氟烷预处理15分钟).记录各组的血流动力学、心电图,测量冠脉流出液肌钙蛋白I水平,测定细胞内钙离子和活性氧水平.结果七氟烷预处理能显著增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左室发展压、左室内压上升/下降速......

    作者:龚俊松;姚允泰;周程辉;方能新;李立环 刊期: 2012- 01

  • 尿酸盐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尿酸盐对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明确高尿酸血症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的机制.方法体外单独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或与单核细胞共培养,尿酸盐分别用6.6mg/dl(约为人体男、女高尿酸血症低值平均值)及该值2、3、4、5倍值刺激血管内皮细胞48小时,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上清液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粘附分子-1(I......

    作者:吴振;王颜刚;于江苏 刊期: 2012-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