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2001年12月创刊。由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承办,是以基础与临床相结合为特点的分子心血管病专业学术期刊。自创刊以来,期刊质量不断提高,先后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资讯数据库等收录。2006年起被万方数据库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学院
- 国际刊号:1671-6272
- 国内刊号:11-472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秦勤;赵炳让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 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 粥样硬化斑块, 血栓形成, 发病机制, 不稳定性心绞痛, 粥样斑块破裂,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性猝死, 生物学过程, 治疗措施, 严重狭窄, 血运重建, 稳定斑块, 生理机制, 临床意义, 冠心病, 事件, 继发
摘要:随着对冠心病病例生理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提出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的新概念.ACS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脏性猝死[1].研究证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由稳定转为不稳定,继而破裂导致血栓形成是ACS主要的发病机制[2].上述事件的发生,多数是由于狭窄并不十分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造成的,虽然通过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可纠正严重狭窄,但并不能改变动脉粥样硬化的生物学过程,斑块不稳定的问题仍然存在.因此,研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的机理,及寻找稳定斑块的有效治疗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仅就基质金属蛋白酶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做一综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