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2001年12月创刊。由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承办,是以基础与临床相结合为特点的分子心血管病专业学术期刊。自创刊以来,期刊质量不断提高,先后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资讯数据库等收录。2006年起被万方数据库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学院
- 国际刊号:1671-6272
- 国内刊号:11-472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分析极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
刘小宁;杨跃进;王天杰;吴永健;陈珏;乔树宾;袁晋青;钱杰;唐熠达;窦克非;杨伟宪;俞梦越;慕朝伟;徐波;孙中伟;许亮
关键词:极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新生内膜动脉粥样硬化, 新生内膜愈合延迟
摘要:背景 极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VLST)是一种有致死风险的介入术后晚期并发症,但其具体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评价23例药物洗脱支架(DES)或金属裸支架(BMS)相关的VLST靶病变.方法 入选VLST患者23例(18例DES,5例BMS),介入治疗前于靶病变处行OCT检查.结果 支架植入至发生VLST的持续时间BMS组明显长于DES组[(112.00±51.36)个月vs(41.39±19.64)个月,P<0.001].BMS组新生内膜厚度大于DES组[(0.33±0.24) μm vs(0.26±0.22)μm,P<0.001].23例VLST靶病变中,OCT明确观察到支架内新生内膜含薄纤维帽粥样斑块(TCFA) 18例(78.26%),支架内再狭窄15例(65.22%).新生内膜破裂15例(65.22%),DES组与BM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5.56% vs 100%,P=0.07),破裂位于小管腔面积处13例(56.52%).存在无内膜覆盖支架丝17例(73.91%),DES组高于BMS组(88.89% vs 20%,P=-0.008).同时存在新生内膜破裂和无内膜覆盖支架丝8例(34.78%).与无新生内膜破裂相比,有新生内膜破裂病变更易出现TIMI血流<3级(60.00%vs12.50%,P=0.038).结论 本支架内新生内膜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至内膜破裂在BMS和DES相关的VLST病变中均普遍存在,且DES早于BMS.新生内膜延迟愈合在DES相关的VLST靶病变中较为多见.
友情链接